美工刀厂家
免费服务热线

Free service

hotline

010-00000000
美工刀厂家
热门搜索:
技术资讯
当前位置:首页 > 技术资讯

大运河安徽段考古发掘与研究_[#第一枪]

发布时间:2021-06-07 11:37:32 阅读: 来源:美工刀厂家

大运河(通济渠)开凿于隋炀帝大业元年(605年),由河南省永城市入安徽境,经淮北市濉溪县,宿州市埇桥区、灵璧县、泗县,进入江苏省泗洪县,自西北向东南横贯安徽省境,长180多公里,其中淮北市境内40多公里,宿州市境内130多公里。运河安徽段地处淮北平原,地势平坦。穿越宿州市城区和多个小城镇、村庄,有一部分被现代公路占压,沿线人口密集。现绝大部分已淤塞湮没于地下,少部分地段仍可见河道遗迹和隆起的堤坝,唯泗县境内尚存一段长约25公里有水的故道。

一、大运河安徽段的考古发现

通济渠的修建,沟通了黄河、淮河、长江三大水系,构成隋唐宋时代帝国内陆交通的主干道之一,是中国古代规划思想和高超的建造工艺技术的体现,对促进南北方文化交流、保障中国社会经济持续繁荣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。但是,北宋以后宋金南北分治,战乱不断、社会动荡,通济渠运河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,损毁严重,日渐淤塞,失去原有功能,告别数百年的繁华,退出了历史舞台。由于大部分河道已经掩埋于地下,文献中又没有详细的记录,后人对通济渠原貌无法了解,以至于学术界对通济渠的废弃时间、具体线路和走向等都有不同的说法。直到1999年,淮北303省道改建过程中,在濉溪县百善镇柳孜村挖出了大量的石块,文物部门专家闻讯赶到现场勘察,敏锐地意识到这可能与运河有关,随即开始了抢救性考古发掘。历经半年多艰苦的发掘工作,发现河道、石构建筑等遗迹,出土沉船、瓷器等一大批珍贵文物。经过省内外专家现场考察论证,确认此次发掘出来的应是运河遗迹,并被评为199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,2001年由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从此,已经消失的运河又重新引起了世人的关注。此后,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又陆续开展了一些发掘和调查工作,取得丰硕成果。主要考古工作有:

濉溪段的发掘。 1999年、2012年在柳孜遗址两次发掘近3000平方米,揭露出34米长的一段河道,发现两岸河堤、石筑桥墩、道路等重要遗迹,和唐代沉船8艘、宋代沉船1艘;在河道中出土唐宋时期瓷器、陶器、石器、骨器、铜器、铁器等文物7000多件。 2010年分别在在大隅口和百善老街发掘河道约200平方米,出土唐宋瓷器数十件,弄清了濉溪段运河结构、河道演变以及文化遗存埋藏情况。

宿州段的发掘。 2006年,在宿州市区西关步行街发掘运河遗址600平方米,首次完整揭露出运河河床剖面,弄清了运河宽度、河床基本结构以及运河开凿技术、疏浚、使用等信息。出土唐宋瓷器、陶器、铜器、铁器、骨器、石器、琉璃器、玉器等各类文物标本1400余件。2007年,在宿州市环城河老城区内发掘运河遗址约500平方米。揭露出该段完整的运河断面,发现宋代石筑码头1座、宋代木质货船1艘,出土隋唐宋元陶瓷器2300余件。此外,还在南堤上发现唐代建筑基址和道路。

泗县段的发掘。 2012年,分别在泗县曹苗、邓庄、刘圩、马铺、朱桥、宗庄6处地点对运河河道与河堤进行解剖发掘,了解该段河道、河堤的结构与建造技术。出土唐宋陶瓷器数十件。

调查与勘探。 2010年、2013年对通济渠安徽段全线进行了详细的考古调查和勘探,基本摸清了沿线与运河相关的遗存,确定了运河的走向和具体位置。为今后的遗址保护和研究工作提供了更全面准确的信息。

二、大运河安徽段史迹的认识

根据考古勘探发掘结果可知,运河河道宽约40米,两岸河堤各宽约20米。但是,河道内的泥沙淤积速度比较快,使河床不断抬高,需要不断清淤才能保证正常通航。在淤积严重的时候,也采取缩窄河道、加高河堤的办法以保证通航。因此,河道内会留下大量遗物和一层层泥沙,河堤也留下一次次增筑的痕迹。以柳孜地点为例,早期河道宽40米,到唐代末期严重淤积,大概为了省工省钱,只清理了河道北部,加高了北堤,而将南岸向北推进近20米,在淤积层之上新筑南堤,使河道收窄到20多米。为使不断增高的河堤能够稳固,使用了“木岸狭河”这一水利技术。据史料记载:宋仁宗嘉佑元年 (1056),“自京至泗州置汴河木岸,扼束水势,令深驶。 ”意即打入密集排列的木桩以加固河堤,填充泥土或砂石,木桩连接为 “木岸”。这样,河床由斜坡改为陡壁,使河床束窄,水深加大,水流加快,以改善航运状况,还可起到清淤的效果。已解剖的河堤坡度约45°,河坡中发现有成排的但已腐朽的木桩,纵横交错,很密集,印证了“木岸狭河”的记载。

在柳孜,发现了分列于南北两岸的桥墩。桥墩长约14米、宽约9米、高约5米,用石块砌筑,在石块之间填充支山石并用土石整平,局部用白灰粘合。北桥墩外侧,还发现了约14米宽的道路,通向桥梁。文献记载,在运河沿线曾推广一种无柱木拱桥,名曰“虹桥”,“垒巨石固其岸,取大木数十相贯,架为飞桥,无柱。 ”着名的《清明上河图》中绘有这种虹桥,但后世早已无此实物,根据种种迹象判断,柳孜运河桥很可能就是文献记载中的虹桥。在宿州,还发现宋代石砌码头,宽约2米、深约1米。用规整的石板错缝顺砌、灰浆粘缝。码头周侧有木排,上下叠压二层。

共发现沉船10艘。其中有2个独木舟,其余均为木板平底货船。货船船体修长窄狭,平头方艄,通体架设空梁,不设桅杆且无帆,其动力主要靠背纤。造船用榫钉结合与油灰捻缝技术,列板缝线非常密实。船体结构严密、工艺精良、用材合理,反映了当时的运河漕船造船工艺的特点。2012年在柳孜发现的9号沉船,船底朝上,船下有一整串的铜钱,有崇宁通宝、崇宁重宝、熙宁元宝等,大小不一,应该是船上储藏之物。

历次考古发掘出土文物已超过1万件,按质地分有陶器、瓷器、铁器、铜器、石器、骨器、木器等七大类。其中瓷器数量最多,初步统计有定窑、吉州窑、磁州窑、建窑、钧窑、越窑、耀州窑、龙泉窑、萧窑、巩县窑、繁昌窑、景德镇窑、鹤壁集窑等,基本包含了唐宋时期南北方各主要窑口的产品,反映了因运河的开通而带来的商贸和文化交流的频繁。按用途分有建筑材料、生活用品、生产工具、茶具、玩具、乐器、泥(瓷)塑制品、娱乐用品及赌博用具等等,涵盖了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。透过这些文物,我们可以看到当年运河岸边的风土人情、生活状况和精神面貌,隋堤垂柳、拱桥路人,街头熙熙攘攘、叫卖声不绝于耳,祥和而又喧嚣的市井生活图卷。

沧海桑田的变迁,埋没了曾经繁忙的运河。今天,通过考古发掘让通济渠重新被世人认知,沉睡已久的运河不再缄默。这条已经淤废了几百年的河道,展现出它曾经的辉煌。深埋在地下的古运河承载着厚重的历史,浸透着无数黎民百姓的血泪与苦难,它曾是国家的生命线更是中国水利工程史上的一座丰碑,还是一道蕴藏着无数宝藏的地下文化长廊。相信随着考古发掘与研究的不断深入,这一人间奇迹会拂去尘土,展露出更清晰的模样。

富士分析仪维修货源

自动卷发器货源

PP